印氏宗族网
 
理 事 会
新闻发表
统派合谱
族训章程
印氏论坛
族长寄语
祠堂竣工
字辈派歌
祠堂庆典
丹江宗亲
江西宗亲
河北宗亲
利川宗亲
湖南宗亲
陕西宗亲
云南宗亲
重庆宗亲
河南宗亲
贵州宗亲
安微宗亲
四川宗亲
江苏宗亲
广西宗亲
恩 本 堂
东北印氏
印氏名人
名人亊迹
迁沔派序
祠堂续谱
祠堂奠基
祠堂封顶
祖坟乔迁
清明会议
清明祭祖
族人亲情
寻根问祖
趣味故事
喜庆联欢
印氏家族网
印小天的博客
联系我们
后台管理

族长: 印家绿先生向您介绍以下新闻:
印氏合派势在必行
印氏族谱续撰寻亲启示
印氏宗族网主编回复石家庄市铁道大学印志刚
天下印姓一家亲------三地姓印相聚广州
聂荣臻司令员与黑水坪印氏家族
鄂、赣两省印氏宗族(冯翊堂)领导层仙桃会晤
湖北江西印氏宗亲心连心
湖南印氏族长率团参加湖北印氏宗祠庆典
湖北印氏宗祠陈场印氏宗亲代表团留影
湖北印氏宗祠丹江口市印氏宗亲代表团留影
河北印氏家谱及编委会全体委员合影
湖北印氏宗祠落成庆典大会
湖南印氏宗祠竣工落成
更多链接...
  您当前位置 -> 族人亲情  

 缅怀一代名医印国栋老先生




   国栋老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。
  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对他说:“国栋,你安息吧!人生自古谁无死,只是来早或来迟。自然规律,是谁也无法克服,不可阻挡的。何况你在世生活的时间只差33 天就90岁了,是高寿,是少有的,是你仁义善良的报答。你应感到骄傲!我们为有你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而自豪。也为失去你而痛心和悲伤。”
   印国栋的一生是救死扶伤,为大众治病救命,为家族团结和睦作出过极大贡献,得到了广大乡亲和族亲一致赞扬的一生;他是自学成才,有建树,做出了辉煌成绩的一生;他历经沧桑磨难,不为世势所屈服,奋斗不止,终有作为。具有非常传奇的一生。
   我和国栋相识说早不算早,说晚已有三十多年了,因为,我家不知何因没住在汉江南的浪河,而住在江北。和浪河印家相距近百里。加之经济条件和社会诸原因。七十年代前,我们根本没有往来。也就谈不上相识了。和他的第一次见面是何时何地?已记不太清了。时间就是一九七四年。那次只是互相认识了而已。直到一九七五年,全国农业学大寨,均县(丹江口市原称)人武部搞民兵训练。县直各单位都抽调一名干部培训。我当时是县砖瓦厂的政保股长去参加了。地点在丁家营。因为那里有大寨式窑洞房。在训练期间,有天国栋到丁家营有事。听说我在那里。他就找到我,要我晚上到印金坤家吃饭。我就去了。金坤是国栋近门叔叔,是我大哥。我也是初次到他家才认识的。大哥说:“国栋在街上买了肉才叫我的。那次后,他其本上有事到丹江就会到我家里去吃顿饭或者是坐一坐。一九七六年,县卫生局举办了几期全县中医培训班。他抽调到丹江为学员讲课。历时半年多。期间,每逢节假日,如果不回家,他总是先买一块肉或骨头拿到我家。在我们家吃玩一天。我有事去浪河,也是必去看望他。我们来往不是很频繁,但没间断过。
   从这以后的交往中,我才知道一些他的有关经历:
   解放前他家虽是地主,只不过是多有几亩田地而已。其实生活的很艰苦。他说他们小时候是大家人口,有二三十人在一个锅里搅勺把。吃饭时只有大人才能上桌。小孩们则象喂猪喂狗那样在木槽里吃。所不同的是木槽有四条腿,有小桌那么高。小孩们或立或坐在两边,有的用筷子,有的用木勺吃饭。好在他们能上学。土改时,他们划为地主成份。可想而知,地 主子弟是不好找工作的。大多的人只有在农村勤扒苦做维持生计。可他不甘心那样的碌碌无为。所以就立志自学医术。深研药物学。和李时珍一样亲采,亲尝百草。打下深厚的基础。由于他对药理学有非常研究。后被湖北中医学院聘为教师。专讲药理学。三年自然灾害时,他回家探亲,发现父母妻儿老小一个个饿的黄皮刮瘦,面无血色。他自认为愧对家人,而泪流满面。就决心留在家中奉养二老和未成年的孩子。若不是被生活所迫,后来他可能就是大学教授了。
   放弃了教学,他就一心在农村行医治病。他对医术精益求精。服务周到。他治好了无数病人。深得病人和家属的赞誉。口碑相传,邻县,十堰,甚之武汉一些很远的病人都幕名而去找他看病。在全均县成了一流有名的中医。县卫生局几次调他到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开设中医专科。两院都表态,只要他去马上给他配房,配助手。那时没有专家门珍一说。实际就是现在的专家门珍。当时,浪河群众都不舍得他走。加之他儿女都在家乡。所以他最后都挽言谢绝了。
   因他的医术和人品,被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和两届政协委员。政府和人民给了他莫大的荣誉。他是当之无愧的。
   他退休二十多年至到前年中疯时精神矍铄,大脑清醒,手脚灵活,除耳不聪外,一切尚好。每年还坚持外出旅游。八十多岁,他还到过海南岛,西安等地。他在家时还经常有人远道跑去找他治病。他都认真接待,从不推辞。他是一辈子全心为人民服务。可谓呕心沥血,恪尽职守。
   他家住镇上,大多兄弟侄孙住在乡间。他家就是一个接待站。凡有大小事都会去找他。他只要能办到的,从不拒绝或推托,都尽心尽力去办。一九七七年,我们在一起时,我无意中谈到,我老母亲还缺一副棺材。我想给她买一副柏木料的。多方打探,还没着落。他听后马上说:“我给你办。”没多久,他就说,买好了,并说已拉到木匠家加工去了。到时你去拉就是了。给我帮了个大忙。
   2000年,我们发起新修家谱。他积极响应。不顾年老体弱,四处奔走宣传,做工作。浪河那一片全凭他和国宝出力。我们多次在浪河开会,审稿,定稿,发谱都是在他家里吃住。他为族里的事热心努力,都是我们的榜样。
   可惜,好人去矣!
   国栋老先生没有死,他的丰功伟绩永远留在我们心中!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印 毅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2年10月5日于中山港口镇




版权所有:湖北印氏宗族网
主办单位办公地址:中国.湖北仙桃市
鄂ICP备09014625号



净化网络环境,遵守国家法律。空间服务商-诺凡科技wangzhan8.com技术支持-投诉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