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氏宗族网
 
理 事 会
新闻发表
统派合谱
族训章程
印氏论坛
族长寄语
祠堂竣工
字辈派歌
祠堂庆典
丹江宗亲
江西宗亲
河北宗亲
利川宗亲
湖南宗亲
陕西宗亲
云南宗亲
重庆宗亲
河南宗亲
贵州宗亲
安微宗亲
四川宗亲
江苏宗亲
广西宗亲
恩 本 堂
东北印氏
印氏名人
名人亊迹
迁沔派序
祠堂续谱
祠堂奠基
祠堂封顶
祖坟乔迁
清明会议
清明祭祖
族人亲情
寻根问祖
趣味故事
喜庆联欢
印氏家族网
印小天的博客
联系我们
后台管理

族长: 印家绿先生向您介绍以下新闻:
印氏合派势在必行
印氏族谱续撰寻亲启示
印氏宗族网主编回复石家庄市铁道大学印志刚
天下印姓一家亲------三地姓印相聚广州
聂荣臻司令员与黑水坪印氏家族
鄂、赣两省印氏宗族(冯翊堂)领导层仙桃会晤
湖北江西印氏宗亲心连心
湖南印氏族长率团参加湖北印氏宗祠庆典
湖北印氏宗祠陈场印氏宗亲代表团留影
湖北印氏宗祠丹江口市印氏宗亲代表团留影
河北印氏家谱及编委会全体委员合影
湖北印氏宗祠落成庆典大会
湖南印氏宗祠竣工落成
更多链接...
  您当前位置 -> 河北宗亲  


       读《井.平两县印氏家谱》感怀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印王拴

 

    家谱者,记载家族历史资料之书。编写家谱,对于家族乃千秋功德之举。对于社会有传世教人之作用。史书记载,历朝历代,均有编修家谱者。从宋代开始,修谱之风盛行,后渐成为民族传统。想我中华,一有悠久绵长历史,二有辉煌灿烂之文化,因此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据说,在美 日等发达国家图书馆内,藏有中国各种家谱,其数量超过国人收藏之规模。细想,西方人为何要收集保存如此庞大的中国家谱?如无历史文人墨客的精修细写,哪来这些文化瑰宝存世?然续谱修志需逢良好之社会坏境。倘若战乱灾荒,民不聊生,则无人顾及;文字禁锢,政治运动,又谁人敢为。除非国泰民安,太平盛世,编写谱志才能变想为实。可是当人们想寻根问祖,欲写史留世之时,往往又时过境迁,物丢人去。欲问人时,多数不知,欲查资料,到处难寻。故此,只有热心执着.锲而不舍之人方可承担此任。
    世纪之交,两千年始,有平山县井沟村本族第十三代传人印永明,苦思良久,发起编写印氏家谱之倡议。顿时应者纷起。皆由寻根问祖之心倍重,传承祖业之责于身。谁料,由上文概述之原因,在加印氏留存在世之谱书资料甚为稀少,使谱书编篡困难重重。印永明,不愧有心之人。其不负前人所希,后人所望。为抢救史料,争取时间,可谓寒暑不避,废寝忘食,历经千辛万苦,走访无数之人;查书.上网.打电话.发信函,种种方法无所不用。其已是年逾古稀之人,又肩负诸多社会事务,时间对于他是如此珍贵可惜。加入采访.撰写.修改.编辑,岂非一日之功。然而,功夫不负有心之人,终于公元2006年初,首部《井陉.平山两县印氏家谱》初稿问世。
    一日,与印永明相遇,听其备述编写家谱经过,及谱书所载内容,余倍感兴奋敬佩。古稀之人方能如此勤奋不已,足使吾年轻后生自责汗颜。由此,欲索要谱书手稿拜读,其欣然允许不辞,流露一丝欣慰之感,并要求我为谱书写一点文字。于是我手捧厚重工整之书稿,品位字里行间之含意,顿时尊先之心顿起,敬祖之情涌动。
    首先顿开茅塞者,知吾之祖先,源远流长,最早可推至西周郑国。而后世代繁衍,人口日以倍增,至今约有十几万之众,按人口多少。在中国排位400.据本谱书备述,截止2004年底.我井陉.平山印姓共有220户986人,占全国约百分之一。其次倍感欣慰者,印姓后裔,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。分布情况,多居我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。诸如上海市.江苏.浙江.湖南.湖北.江西.辽宁.吉林.四川.广西.云南等地均有我印氏群体。再看历代印氏名人,自宋朝以后,上至朝廷,下至府县,皆有政府要员。从现代来看,政界显贵人士虽少,但在学术文化界.经济领域中,不乏影响一方之名人志士。
    我井.平两县印氏,虽说人口数量较少,但也有悠久文明之历史文化。想我祖先,自明朝在贵泉村定居,从清朝以后,由祖籍陆续外迁。其主要原因是土地稀少,干旱薄脊,难以生存发展所致。念我先祖,拖儿带女,背井离乡,来到一个个全新的栖地。含辛茹苦,开荒种地,兴建家园,历经多少灾难,又饱受多少风霜。他们以坚忍不拔之毅力.百折不挠之精神,常年累月与艰苦自然条件搏斗,致力改变所处生存环境。每到一处,均有可歌可泣之功业建树。听听传说动人故事,看看现存古屋古墙,我们不能不被先人伟大创造精神而折服。
    不幸者,我先祖从祖籍迁出,所去者多为深山僻壤之地,落后闭塞之乡。由于自然条件所限,难以生存发展,因此历代均有不断迁途之苍凉境况。
    虽然如此,唯我先祖勤劳淳朴,不畏艰辛,能劳善作,尚能丰衣足食,安居乐业;赞我先祖,所到之处,能与乡邻和睦共处,为人磊落光明,处事公道正义。上天有赐,印氏历代人才辈出,不乏有识之士,有为之人。从本家谱记述来看,我井.平两县印氏近代各世,曾出现不少信仰崇高.作为显著之村.乡.县以及高层领路之人。此内容书中已详述备至。特值自豪者,有井沟村本祖第十二代传人印玺,早年外出参加革命,后到延安抗大学习成才。有胆有识。认准革命道路,勇往直前,义无反顾,位至军区参谋长。实为我族中之荣耀。而后政界.学术界亦有不少出类拔萃之人物,为我后世之人树立楷模学范。
    另需备述者,改革开放以来,在山区发展步伐缓慢,城乡差别日益突出,党和国家为使深山村民尽快走上富裕之路,倡导鼓励村民向外搬迁,在史上又形成一次居然迁途。欣慰者,此次搬迁与往昔不同。此乃国运恒通,民逢盛世之象征;属政府关心民众,富国强民之壮举。此国策对于发展国民经济.提高人口素质,具有深远之历史意义。且此次搬迁,皆依国家补助.本人自愿之原则,移民全部迁入交通便捷.土地肥沃.经济发达.文化繁荣之地区。从80年代初至今,仅井沟村即搬出印氏11户,从搬出家户来看,大部分生活状况良好,发展形势乐观。另有一些因外出工作,定居全国各城市者,自然不用在述。
    手捧《井陉.平山两县印氏家谱》,愈觉百感交集。余历经寒暑五十余载,年逾半百知命之秋。适逢名族复兴.社会小康之大好时代,又有人出面编写家谱,始印氏有家谱问世,此吾族中可喜可贺之事也。读毕家谱手稿,深感书中具有喻人处世.自强不息之理,更有开卷有益,百读不厌之功。余尤为谱书劝人处世道理所感至深。
    其实做人处事之理,前人书中详细具备。古有孔孟之道.程朱理学,为处世做人之尊则;今有毛泽东思想.邓小平理论.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颠覆不破之真理。对于此,本谱书也有精辟阐述,并列举名人治家格言单成章节,可谓字字切肤,句句铭心。仔细领悟印氏谱书之真谛,亦不外继承先人传统美德,为国尽忠,为家尽孝;遵纪守法,莫违我党;与人为善,莫辱祖先;崇尚美德,敢为人先。然想有突出作为,当首推文化教育。细看历朝历代名人,无一不是走出家门,崇尚先进文化,寻求治国真理。如足不出户.墨守成规,纵有远大之志,难有成才之行。故望读过家谱之青年后生,咀嚼谱书之良苦用意,为我家族兴旺.国富民强,用已之心.尽已之力,方属最实在的尊先敬祖之为。
    今修谱编志之风兴起,倘若我不修谱,既负于祖先,又愧之后代。然修谱又有运作之难。若非印永明如此热心负责,族中众人协力,修谱之事实难成功。吾亦浏览赏阅井陉县首成几部家谱,其内容之丰.编排之美,堪称谱书之精品。再观我印氏家谱初稿,虽不敢与之媲美,但其亦有己之所长,即实实在在,胆小精悍,阅之有用,存之有益。时将不久,谱书面世,藏书之人,茶余饭后,拿来品读,既可开卷有益,亦魄趣味无穷。为此,再次感叹修谱人之用心,称赞修谱事之功德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河北井陉县原老干部局副局长:   印王拴
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6年8月于微水








版权所有:湖北印氏宗族网
主办单位办公地址:中国.湖北仙桃市
鄂ICP备09014625号



净化网络环境,遵守国家法律。空间服务商-诺凡科技wangzhan8.com技术支持-投诉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