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洪湖市印氏源考
印保元
我家祖居湖北沔阳县(现仙桃市)沔城东门外6里的印家场(现郭河镇张堤村)。 过去的沔城是沔阳州县治所,热闹非凡。 当年沔阳属水网湖区,凡进出沔阳城的达官商旅莫不仰仗水路。来自北方的,船行北门外三里地的排湖官路街码头上岸,走官路进城;从武汉方向来的,船经汉江转通州河,从印家场码头入东门进城。故通州河边的印家场码头长年车来人往,人气特旺。 精明的印家先人瞅准这一商机,纷纷购置车马,在印家场码头干起了接送旅客的营生,又慢慢开办商行,经销湖南竹木等,很快形成了以印家人为主体的市场街道。这,就是印家场地名的由来。 迁移洪湖
我家高祖父印公学训老大人,生于清道光乙未(公历1835)年,高祖母李氏,生于道光丁酉(公历1837)年。俩老精明强干,尤擅经商。平日,高祖父赶马行走江湖,高祖母则坐镇街面料理日杂货铺。 高祖父膝下育有二子,曾祖伯父印公宗兴老大人生于咸丰已未(公历1859)年,曾祖父印公宗还老大人生于同治辛未(公历1870)年。他们长大后,先后跟随高祖父赶马见世面,同时也向高祖母学经商之道。 特别是曾祖父跟随高祖父的马队,长年沿沔阳城-洪湖府场-监利线行走,结识了不少朋友。经亲友做媒,还在府场找到了自己心仪的伴侣---曾祖母颜氏。清光绪乙亥(公历1895)年,曾祖父宗还与曾祖母颜氏顺利完婚。 俗话说树大分丫,男大分家。曾祖父婚后不久,在父母及公亲长辈的主持下,曾祖父与兄正式分家。家中的四间房、2匹马,还有16亩农田及农具均对半平分。 分家后,曾祖父兄一脉,在祖居地以经商为主,赚钱买田家财渐厚,解放时被划成地主。 曾祖父则凭江湖行走阅历,知洪湖地区人稀地多且贱(田价仅印家场一半),又有曾祖母颜氏娘家的人脉,遂将分得的8亩田卖掉,到洪湖府场郭口安家。再用自己的积蓄,一口气买下二十亩良田。曾祖父依旧在外赶马行走,曾祖母则在新家主持家业。 清光绪癸酉(公历1897)年腊月初八,我的祖父印公大柏老大人出世了。祖父的出世,给这个南迁洪湖的新家带来了莫大欢乐,也更加激励了二老的发家意愿。经过十五年默默积累,在新购良田50亩后,又采购湘杉100根,在郭口建起了一栋享誉一方的二层纯木楼房。这也是印氏迁洪湖后鼎盛的时刻。 民国十八(公历1919)年,祖父与祖母颜氏(光绪乙未<公历1895>年生)结婚,民国辛酉(公历1921)年迎来了我父印公成荣老大人的出生。一家人非常高兴,祖父马上找来算命先生。报上生辰八字后,算命先生说父亲缺水,就叫水生吧!众人一听连声说好!从此我父亲就有了乳名水生。 父少蒙难
天有不测风云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32年,一天,驻府场的国民党还乡团捉住了一名红军,并押到郭口东荆河外滩棉花田中活埋。父亲和小伙伴肖某在堤边放牛,亲眼目睹了活埋的全过程。还乡团走后的当天晚上,红军游击队来查找红军遗体。由于外滩很大,又是晚上,好久都没有找到。最后还是我父亲提供消息,红军游击队才挖出红军遗体并带走的。 哪知,第二天,还乡团听说红军遗体挖走是我父亲提供的线索,立马将只有十岁的父亲抓到府场,关进了还乡团牢房,扬言严办。我家损失十亩良田托情后,总算保回了父亲小命。
破产救舅
1941年,国民党128师某部进驻府场。128师收编了大批土匪,这些土匪本就人渣。杀人放火、奸淫抢掠,无恶不作。一次,在府场的一个大赌博场上,土匪军官们拿出大批金银珠宝豪赌。我的颜姓舅爷爷当时在府场街做点小生意,这天,正手提篮子售卖瓜子花生。猛地见到赌博场上竟有这么多金银珠宝,眼珠都看直了。心中狂喜:只要赢上那么一碗,不就一下成了大富豪吗?鬼使神差间,不管不顾地揭下了豪赌桌上的大飞碗。谁料,输了。输了,就得赔。可他哪有钱呢?人家国民党的这些土匪军官可就不乐意了,当即将我家舅爷爷打入死牢。放出风来,三天内拿钱来放人,否则刀枪伺候。 一说凑钱救人,府场颜家族人竟无人响应。有族人递上损人邪招:找印家舍财消灾!外曾祖父、外曾祖母两老明知有失大义,却深以为然,当即依言夜奔郭口,当堂向自己的女儿女婿下跪,要求变卖印家全部家产救人。我家祖父祖母问明原由,表示愿卖部分良田救人,希望颜家也尽力分担。二老却一口坚绝分担,并从怀中拿出早已写好的田亩买卖契约,逼迫我家祖父签字画押。声称只有印家女婿才能救出他们的儿子,如不应允跪死不起。被逼无奈,祖父祖母只好妥协,违心地在变卖全部房产地产的契约上签押。事后,府场颜氏家族凭这份契约内部转卖,用所获钱款救出了那位无端惹祸的舅爷爷。
因祸得福
经此逼卖,我家顷刻一贫如洗。只能在别人的地上搭草房,租种庄稼。为活命,年少的父亲还到船码头一家颜姓地主家做过长工。 1945年,父亲印成荣(民国辛酉<1921>年生)与母亲秦么佴(民国戊辰<1928>生)结婚。 1946年 ,老大保堂出世,全家人好不开心。特别是沔城舅伯得到报喜后,立马到银匠铺定购了长命琐,还有脚镯、手镯、金耳环等件,热热闹闹地送来,高高兴兴地在我家喝了个痛快的满月酒。 1948年,老二保权出世了。全家人又是别有感触。印家南迁洪胡单传几代后总算有了弟兄,今后家人可就有了照应。 1949年,全国解放。我家由于三年前就已赤贫,经土改工作组反复核查,我家成份被定为下中农。 可以这么说,我家败落因祸得福,成了领导阶级。不然,肯定是一大地主,全家就会成为人尽可辱的人民公敌。 随后,我们村成立互助组,父亲就任互助组长.生产队长。农忙时节,负责组织人员、农具、耕牛相互调济,保障农民正常劳作和农作物丰收。 1952年,老三保元出世。 1956年,老四保林出世。 1958年,老五保胜出世。 1963年,老六保祥出世。 1965年,小妹保桂出世。 至此,我们七姊妹相续来到人间,组成了洪湖府场印氏大家庭。
天灾人祸
解放后的一段时间,由于单家独姓,姊妹多,劳力少,我们印家遭遇了很多困苦。特别是1961年某某当上村支书后,他认为我家应算漏划地主,不承认我家下中农成份,并横蛮地撤消了我父的生产队长职务。凡急、险、重、难、公派,如开河做堤、抢险,每次总不忘推出我父,有时还逼我母亲参加。最可恨的是1962年,一场天然大火烧掉了我家仅有的二间茅草房,随后一阵飓风又吹塌了我家临时借用栖身的生产队队屋,把我家原从火灾中抢出的老房仅剩的几个坛坛罐罐全部摧毁。乡亲们看了,莫不怜惜。曹市区驻村干部陈书记得知后,立马向民政申报补助。不久,县民政的救济款物,悉数送达。我父亲接陈书记通知兴冲冲地赶往大队部领取,却被村支书某某以漏划地主为由严辞拒绝。 单家独姓,口阔穷困,屡受歁压,出路何在?父母合计:只有儿女读书,今后才会翻身。可眼下哪有本钱供读呢?母亲感叹道,恐怕只能集中财力供老大上学了。可怜的老二,仅读了初小一年级,就无奈地休学务农了。
扬眉吐气
1965年,老大保堂以优异成绩考取洪湖县峰口高中,全家人很高兴。但生产队干部们不高兴了,他们找了各种理由不让升学。保堂别无选泽,只得回小队当了会计。由于工作认真负责,成绩显著,半年后即升任大队会计。 1966年全国开展四清运动,工作组经过内查外调,再次确定了我家下中农成份。同时揪出并撤职了违法乱纪的原任书记某某。 1967年,为加强大队干部力量,经党员代表选举,报上级批准,保堂升任郭口村党支部书记。 从此,我们几弟兄除老二(已成人)外,都可以放心上学了。后各自经过不解努力,事业各有建树。 老大保堂:任郭口村党支部书记30年,多次当选洪湖市人大代表及洪湖市党代会代表。 老二保权:1970年参军、入党、74年退伍,安排进洪湖市机械厂工作,后转曹市渔场。 老三保元:1972年参加工作,曾任仙桃市第二造纸厂厂长,书记等职。 老四保林:武汉大学毕业后,曾任洪湖市谢仁乡乡长,代市农技站站长。 老五保胜:1980年参军,84年退伍,现为洪湖市芦苇总场退休职工。 老六保祥:湖北中医学院毕业,现任洪湖市医保局局长。
枝繁叶茂
老大印保堂: 长子家炳1969年生,孙女晓慧1993年生,孙子涵2004年生。 次子家庆1970年生,孙瑾1998年生。 长女家姣1972年生, 次女家华1978年生。 老二印保权: 长女家群1971年生, 次女家蓉1977年生, 子家兵1979年生,孙女小荷2005年生。 老三印保元: 长子文俊1978年生,孙贤文2005年生。 次子文平1987年生。 老四印保林: 子家江1981年生,孙贤臣2008年生; 爱女家艳1986年生。 老五印保胜: 长女家莉1984年生, 次女家芳1986年生, 三女家玉1990年生, 子家伟 1992年生。 老六印保祥:爱女淇琪1989年出生,孙多多2016年出生。
我写这些,想给后人留个记念。我相信,儿孙们的生活一定会比先辈过得美好,他们的历史将会写得更好。
2018年5月8日

老大印保堂 老二保权 老三保元 老四印保林 老五保胜 老六保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