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中的英雄、革命功臣 文必怀同志的军旅生涯

文必怀1920年8月1日岀生在沔阳县通海囗区天星州黄金村。 随着一阵清脆的哭声,一个男婴呱呱坠地。按照当时习俗,父母为其取名:“必”字辈,字“怀”,即文必怀。 黑暗的旧中国诞生了这个男婴,其后馈赠给他的便是无边的苦难与黑暗。 他8岁至12岁讨米要饭,给地主放过牛。12岁至24岁在洪湖府场镇马氏作坊当学徒和工人。1944年“24岁”那年,他被国民党抓壮丁带走。军旅生活四年间,他目睹了战场生活的惨烈,饱尝了战争给广大劳苦大众带来的苦难与辛酸。 1948年9月文必怀同志随锦州守城部队战前起义,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3兵团第38军炮兵团3营9连1排1班、担任炮长。 1948年10月文必怀同志参加由梁兴初军长指挥的著名的黑山阻击战,战斗打响,黑山战火纷飞,山摇地动,战后满目焦土,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。 1948年11月文必怀同志所属的38军和39军、49军加5个独立师联合攻占沈阳。 随后第四野战军部队进行大休整,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战略决策,向关内挺进实行大反攻。 文必怀同志所属第四野战军,经历的南下大反攻之路最为漫长,从白山黑水的北疆直指“天涯海角”的海南。八千里路战火纷飞,八十万将士奋勇向南。四野部队先后参与渡江战役、宜沙战役、衡宝战役、广西战役、湘赣战役、赣西南战役、广东战役、鄂西战役、湘桂粤剿匪、海南岛战役等重大战役。七千将士为解放天津献出了生命,八千英魂又长眠在南下的征程中。 第四野战军南下之路,势如破竹,所向披靡,国民党军队在四野百万雄师面前不堪一击,溃不成军。 最难忘的是1949年1月14日,四野集中38军、39军、43军、44军、45军、46军、49军共22个师优势兵力攻打天津,上午10时整,解放军前线司令部对天津发起总攻命令,四野各炮兵部队计6000门大炮对天津各军事目标进行炮击,天津的大地开始巅抖,大炮怒吼,山摇地动。 第38军炮兵团重点打开总攻突破口,地点是天津和平门方向所有军事目标,炮兵团3营9连1排在炮长文必怀同志指挥下,首炮命中炸开了天津和平门,同时近百发弹头飞向敌方碉堡群等军事目标,打的敌人抱头鼠串,我们的炮击也迎来了敌人的大炮反扑,敌方炮弹密集地落在了38军炮兵阵地上,其中一发落在了文必怀同志附近,他因此英勇负伤,为了革命的胜利,文必怀同志仍然坚守炮长岗位指挥炮战,直到炸毁了所有敌方的军事目标,彻底为38军、39军攻城部队扫清了道路后,才被抬离战场,战后文必怀同志荣获二等功。 随后四野坦克部队打击各个突破口两侧的敌人,突击队向纵深发展。29个小时内即攻克“固若金汤”的天津城。 此战促成华北“剿总”司令傅作义率部起义,北平和平解放。 1949年4月7日,林彪、罗荣桓、刘亚楼根据毛主席“南下”指示,下达作战命令:除先期南下先遣兵团40军、42军、43军外,驻扎平津地区的其余九个军分三个梯队,共12个军大举挥师南下,执行进军中南,解放豫、鄂、湘、赣、粤、桂等六省作战任务。 1949年6月2日,四野前委电令:12兵团沿粤汉铁路前进,13兵团在宜昌、沙市渡江南进,14兵团主力沿粤汉路跟进,15兵团沿湘赣边攻击前进。至此,四野主力南下全面展开。 四野南下西路军13兵团,一路上横扫蒋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,势如破竹 ,锐不可挡,1949年7月9日至7月19日止,文必怀同志所属的西路军13兵团主力38军、39军、47军、49军连克荆门、当阳、远安、宜昌、沙市等地结束了宜沙战役。 1949年9月13日,文必怀同志所属四野南下,西路军的13兵团主力38军、39军由常德出发,连克沅陵、溆埔、辰溪、直逼芷江,结束了湘西战役。 1949年10月花桥之战,拉开了衡宝战役序幕。接着文必怀同志所属的38军在大庸、桑植歼灭宋希濂122军,又袭歼通道、靖县之敌,为配合12兵团的正面攻击,38军再楔入广西恩思,为衡宝战役胜利扫清了道路。 衡宝战役中路军由40军、41军、45军、46军、49军组成,担负正面攻击白崇禧集团。中路军于9月下旬西渡湘江,准备突袭衡宝之敌。10月5日,45军135师意外楔入白崇禧集团防御纵深。由于被包围的135师的拼命死守,战局突变,双方相继投入了大量兵力。战至10日,衡宝正面之敌被全歼,白崇禧集团遭重创,战役大获全胜。 1950年10月19日38军.39军和炮兵第八师从集安渡过鸭绿江。 在第二次战役中,我三十八军在军长梁兴初指挥下,担负责围歼美军第八集团军的关键重任。三十八军第113师大胆冒充李伪军溃退部队,14小时急行军70余公里,赶在了全机械化的美军前,成功穿插三所里与龙源里。335团3连以果敢动作抢占松骨峰,一举切断了美第8集团军南撤退路;激战两昼夜,不顾敌疯狂突围,死守阵地。在围歼美军第八集团军的大战中,我三十八军炮兵团及时给于了炮火支援,特别是3营9连1排在炮长文必怀同志指挥下,做到精准打击弹无虚发,极积配合前沿守军打退美军多次进攻,使敌南北两部相距不到1公里却始终无法会合,如不是其大部转道新义州,美军第8集团军就会被我军全歼。此役,三十八军共歼敌1.1万余人,缴获坦克14辆,大炮200余门,汽车300余辆。一举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局。第二次战役是三十八军的第三次成名战,也是使该军名扬天下的战役。志愿军司令彭德怀在嘉奖电的最后亲笔写下“第三十八军万岁!”从此“万岁军”名扬四海,战后文必怀同志又被荣记二等功。 在第四次战役中,三十八军背靠即将开冻的南汉江,依托简易工事,顽强抗击,面对火力均占绝对优势的联合国军的反扑,他们前仆后继,使敌军每昼夜只能前进不到900米。 文必怀同志所属38军炮兵团功不可没,配合前沿阵地的守军,面对大批反扑而来的美军做到精确打击,炸的美军尸横遍野,鬼哭狼嚎,最后穷凶极恶的美军命令空军用毒汽弹攻击我军炮兵阵地,为此38军炮兵团遭受重大伤亡,文必怀同志也因此中毒负伤。但他仍然不下火线、坚守炮长岗位指挥炮战,直至荤倒在地,才被抬下火线。我英勇的38军全体将士英勇顽强,以巨大代价胜利完成了战役掩护任务,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嘉奖。此战文必怀同志再次荣获二等功。 1951年9月文必怀同志因伤势恶化回国转东北军区第六陆军医院治疗。 1953年元月转陝西西安第六陆军医院治疗。 文必怀同志在解放战争、朝鲜战争中参加过6次大战,参与的小战无数,多次立功授奖,复员退伍后,他作为一等残废军人,虽享受当时的区委级工资福利待遇,但他还是坚持继续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作贡献,并担任了通海口镇丝织社工会主席。其间多次受中共沔阳县通海口区,区委委托,为通海口区不同层次的工人、农民、干部、学生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报告。 1967年4月文必怀同志因旧伤复发,病重期间,党和政府领导沔阳县通海口区区委书记胡礼庭同志、通海口区人武部部长金超同志前往看望慰问,当得知抢救文必怀同志需要输血,而我地医院没血源时,二位领导当机拍板,发动通海口区有志青年为英雄献血,最终通海口中学教导主任、共产党员吴灯银老师和学生代表位泽元同学、代子科同学等四位学生,共计五位师生代表经通海口医院检验血为O型血,这样5位师生的鲜血输送进了文必怀同志血管,当时才保住了英雄生命。 文必怀同志后因病情不断恶化,抢救无效去世,终年47岁。去世后,通海口区委,在通海口镇人民剧院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,通海口区人武部部长金超同志主持追悼会、区委书记胡礼庭同志致追悼词。人们缅怀为共和国打江山的老功臣文必怀同志英雄事迹,立志将接过老革命手中的枪,继承先辈遗志,将社会主义革命事业进行到底!

作者:元哥
二0二一年十二月十日
|